当前位置: 嘿漫成人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曾经遭遇滑铁卢的自动售货机行业

作者:linjing 来源:未知 发布于: 2016-04-29 10:04

       现而今大街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自动售货机,销售的产品也是花样百出。众所周知饮料,零食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先被消费者所接受的。那么,是否所有的行业都是那么的顺风顺水呢?下面让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一亮相就遭遇滑铁卢的自动售货机吧。

  一、 鲜花自助售货行业亮相申城地铁遭冷遇,一天仅卖一束花

  投钱,选花,从窗口取出。这样的自助买花方式,你会接受吗?2月中旬,两台鲜花自助售货机亮相人民广场地铁站和新天地站,一个月过去了,据统计,自助鲜花机平均一天只能卖出一束花。而花朵是否新鲜、情调缺乏、价格偏高等是鲜花自助售货机遇冷的主要原因。

  在人民广场8号线出口通道上的鲜花自助售货机共有三层,每层分出了四个小小隔间,摆放了牡丹、玫瑰等花束,还有美人蕉等盆栽。此外,盆栽、鲜花礼盒还配备了礼品袋与贺卡,售价在100至200元不等。据负责提供鲜花的花坊负责人王芳介绍,每束花都由花艺师搭配,主要用作送礼。根据不同时节,自助机里的花朵品种也将进行更新。“比如白色情人节的时候,玫瑰可能稍微多一些。但鲜花机里的花大多数是偏素雅、中性的,适合送给各个年龄阶层的人。”不过,在笔者等候的半小时内,并无一人在鲜花机前停留。王芳坦言,两台自助鲜花售货机人气的确不是很旺,尤其是新天地的鲜花自动售货机客流更少。“初步计算,一个月里差不多卖了近30束。”但王芳也表示,现在是开拓市场的起步阶段,目前的状况也在预料之中。

鲜花自助售货行业亮相申城地铁遭冷遇,一天仅卖一束花

  1、市民担心不新鲜缺情调

  鲜花自助售货机遭到市民冷遇,难道是担心鲜花不“新鲜”?据花坊称,鲜花自助售货机里有冷气用以保湿保鲜,工作人员每隔两天进行一次更换补充,把未售出的花朵撤下,以确保购买后花朵还能存放一周。然而,采访中,不少市民仍对花是否新鲜心存疑虑。市民刘先生说,机器买花只能隔着玻璃大致看看,不能真切摸到、闻到,也不知道它究竟在自助机里躺了几天,买回来是否会很快凋谢。相比之下,还是在花店挑选更放心。同时,有不少女性表示,地铁站自助售花机虽然快捷,但缺了份浪漫与情调,更像是一个“急救设备”。“如果男友通过自助机买花送我,我不会很高兴。感觉是来不及准备了,临时起意买的。”钱小姐说。自助机最大好处在于方面、快捷,买花者无需自己挑选搭配,但买花、送花本来就是讲究心意,这两者调性不搭。”微博上,一名网友的点评获得了不少人的认同。

  2、定价要比花店高出不少

  除了担忧是否新鲜,是否不够用心,鲜花机里的花朵定价也引来了不少争议。以一盒七朵白玫瑰礼盒为例,不少花店表示,白玫瑰8元左右一支,礼盒价格不超过20元,算下来大概70多元,再加包装,也不会超过100元。但这样的一个礼盒在鲜花自动售货机的售价高达200元。“不比食品饮料可以存放半年以上,花朵保鲜期只有一周,所以算上维护成本,自助机里的花一定不便宜。”一些市民如此猜测。

  对此,花坊负责人却不以为然。“机器费用、维护成本的确很高,但这些并没有摊到消费者身上。”她说,自己的花坊曾获过国际花艺比赛大奖,每束花的定价都“名副其实”。但她也表示,考虑到市民的接受程度,原本400元的花束已暂时取消,目前最贵花束200元封顶。对于市民的担忧以及目前的鲜花销售情况,小编认为:鲜花的搭配与创意是花坊的特色,而且安放在自动售货机里面的是最终的成品,购买十分节省时间和精力,更何况从自动售货机里购买也不失为一种新鲜的尝试,所以短暂的滑铁卢现象关键是跟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挂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鲜花自动售货机也会迎来行业的春天。

  二、北京奶粉售货机撤离药店试点1年多消费者不买账

  由于价格无优势、购买不便利,消费者对从去年开始尝试的“奶粉进药店”普遍不买账。日前,试点了一年多时间的奶粉自动售货机黯然撤出了药店。

北京奶粉售货机撤离药店试点1年多消费者不买账

  1、现状:单月最少只售出6桶

  追溯到2013年10月,从那时起,北京就陆续有5家药店参与了“奶粉进药店”试点。目前,在金象大药房西四北店和永安堂大药房灯市口店,销售奶粉的ATM机已经全部撤走了。其他3家药店情况也都如此。“顾客看的多、买的少,卖得好的话一个月才十几罐。”药店的工作人员表示。

  事实上,被寄予厚望的“奶粉进药店”成绩一直不好。此项目的主导方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品牌管理中心在试行五个月后发布数据,截至3月27日,永安堂灯市口店平均月销售量为50余桶,单月最佳销量86桶,五个月里共卖出了295桶奶粉;而西四金象大药房和会城门医保全新大药房等业绩较差,单月销量最少的只有6桶。日前,国际品牌管理中心主任许京证实,奶粉进药店自动售货机已经撤出北京。

  2、家长:婴儿用品需一站购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在药房出售婴幼儿奶粉,家长们大多持观望态度。一位两岁孩子的妈妈表示,自己选择奶粉最看重的是奶粉品牌,如果药店奶粉不是大品牌自己不会考虑。而更多的家长则表示,现在购买婴幼儿奶粉的渠道众多,药店竞争力显然不够。“现在都习惯一站式购物。”年轻妈妈宋女士表示,购物的时间很有限,除了奶粉外,还需要买奶瓶、尿布等,药店无法满足。此外,从目前来看,药店的导购员对奶粉的了解程度方面尚无法与超市和母婴店的奶粉导购相比。宋女士认为,超市母婴店等销售的奶粉种类多,而且经常有各种促销活动,进一步降低了药店的竞争力。

  3、专家:奶粉利润远不及药品

  乳业专家宋亮表示,在欧美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药店是婴幼儿奶粉销售的主要渠道,商超、孕婴店、网店等均作为补充渠道存在。在内地,婴幼儿奶粉的销售渠道却恰恰相反,而且药店的奶粉售价也是三个主要渠道中最高的。相反药店销售药品、保健品的利润大多在30%左右,相比于这样的高利润,奶粉作为快消品的利润少得可怜,几乎需要大量走货才能维持一个比较好的利润水平。而由于药店销售量少,无法达到预期的经营规模,药店无法从厂家拿到更低的进货价,顾客得不到降价、赠品和配套服务(如孕婴培训)等实惠,在与大型超市和孕婴店竞争时,药店并无优势。

  三、街头巷尾的安全套自动售货机“形同虚设”

  “街头巷尾的安全套自动售货机,很少有人问津,有的机器接连几天卖不出一个套子。当初自动售货机摆上街头,是为防止艾滋病蔓延,可如今为何形同虚设?”近日,不少读者提出质疑。

街头巷尾的安全套自动售货机“形同虚设”

     1、投进硬币不出货

  街头一些安全套自动售货机,不少已破旧损坏,外表油漆剥落。入币口、钥匙口和安全套的出口都锈迹斑斑。售货机表面还贴满租房、招工等小广告,连编号和投诉电话都被遮盖。在安顺路一个安全套售货机前,记者接连投进几枚硬币,却不见有套子出来。旁边一位店主好心提醒:“别投啦,这台机器已经损坏很久,一直没见人修理过,你还是去附近便利店买吧。”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市民坦言,她在一个安全套售货机里投进硬币后,硬币是被吃掉了,套子却出不来。“自认倒霉吧,谁还为这种事投诉?以后不去买就是了。”这位女士这样说道。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表示,自从安全套售货机在申城出现后,只有部分换过,一些机器年久失修。老百姓不愿意投币购买,机器陈旧也是一方面原因。

  2、市民担心质量差

  安全套自动售货机遭受冷遇,还缘于不少市民对安全套质量不放心。新婚不久的周小姐说,自动售货机里的套子一元一个,店里的安全套价格却要贵很多。“一分价钿一分货。”周小姐认为,店里安全套价格20元至50元一盒不等,以“杜蕾斯”、“杰士邦”等知名品牌为主,平均单价2元以上,质量更有保证。

  此外,一些市民出于害羞心理,不好意思在众目睽睽之下投币买套子。安全套自动售货机白天几乎无人问津,直到夜间才有市民悄悄来买。家住长宁区虹桥路的陈女士抱怨,每当领孩子出门,孩子看见安全套售货机总要摸一摸、看一看,好奇地询问这是干什么的,自己真不知如何回答。“我们买套子一般去店里,商店不仅货物齐全、质量上乘,还不会引起小孩注意。”据悉,同样是自动售货机,销售情况差异很大,热闹处的机器销售清淡,僻静处的机器收益可观。

  3、检测过关有保障

  对此情况,市计生委工作人员强调,售货机里安全套质量都是有保障的,因为这些安全套经过有关部门检测,广大消费者大可放心。至于售货机破损陈旧,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管理,无论是保护市民健康,还是维护消费者权益,都应让安全套售货机“健康上岗”。

  据悉,在街头摆放安全套自动售货机,一方面是给需要服务的市民提供方便,另一方面是为提高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质量,以及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及各种性病的传播。安全套自动售货机对市民在这些方面提供警示和提醒作用,其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经济效益。机器长久损坏没人及时修理,必然有市民会担心“只投币不出货”的现象;毕竟是隐私物品,质量的把关也是至关重要的,从一些破损的机器里购买的安全套,多多少少会给消费者一种不安全的感觉。要想提高销售业绩,就必须重视诸如此类的问题。

相关文章



福州嘿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591-83222520 | 闽ICP备16006577号